【导读】没有规划的人生叫拼图,有规划的人生叫蓝图。同学们,你们做过职业规划吗?那么职业规划应该怎么做呢?有什么方法和途径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为此,贵州专升本网为广大考生整理了:到现在还不会做职业规划的升本人,快点来看看这个吧
一、职业规划三步走
01.进行自我分析
其实大部分的同学都是没有做职业规划的习惯的,对于未来要从事什么工作也没有设想过,更多是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想法。
其实职业规划并没有你想像中的那么复杂!它更像是一种自我剖析,认识自己,才能发掘自己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做职业规划的第一步便是自我分析,分析自己喜欢什么工作?适合什么工作?
将“个人情况“和“个人特点”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评估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分析你更适合的方向,是想专升本继续深造还是去就业创业等。
提供认识自己的几个维度:资质:比如学历、专业证书。技能: 软技能:数据分析、沟通表达、团队合作,逻辑思考等;硬技能:外语、编程、乐器、软件工具使用(PR、PS、AI等)等。从过往的经历和经验挖掘自己的才能。比如实习经历、专业经验、活动策划执行经历、自媒体写作经验、公开演讲经验、教学经验、业余活动、兴趣爱好等。
02.确定好职业发展方向
认识自己之后,还要探索适合自己的行业和岗位。职业方向的确定必须结合个人能力、兴趣所在,并综合考察行业前景来确定,千万不要轻易地做出选择!例如一味追求薪资而忽视了自己与职业的配合度等。
大学,是人生中试错成本最低的好时机。如果实在没办法确定,建议大家可以通过实习的机会真实地去职场感受一下。即使没找到最想要的,但可以很清楚什么是你不想要的。而且这个过程不仅仅可以帮助你积累实力,还可以让你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03.制定规划避免盲目就业
求职前需要清楚了解目标职业的招聘要求,避免就业的盲目性。比如你的理想职业是老师,你就需要了解老师的职业要求有哪些,然后制定一份职业规划。必要的教师资格证书、普通话证书、是否专升本以及教学能力的提高都应该包含在你的职业规划里。然后按照规划一步步去完成,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招聘要求的了解渠道:
第一:问身边的老师,同专业的学长学姐,从事相关行业的亲戚朋友。
第二:看招聘网站。在招聘信息里,招聘单位会给出该岗位需要的学历和专业必备的技能。这是最简单直接的方式。
二、职业规划早打算
01.打算专升本
尽早做规划可以平衡专升本与课业。大专学校一般大一课程多为公共课,课业相对轻松,而且只有这个时候有语数英课程,话可以凭借高考刚结束知识储备相对丰富时攻克公共课。大一大二准备专业课,循序渐进,能够更合理的安排复习计划,不然到后期考证、实习、毕业都会占用备考时间,导致效率低下,备考效率减半。
02.打算直接就业
企业可能不会是大家工作的首选,但对于不少人来说,企业却会成为我们的归宿。打算直接就业的同学现阶段最主要的便是快速锁定自己目标职业需要掌握的能力!然后有意识地向那个方向努力,特别是打算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的同学。
企业招人时还是更倾向于招专业对口的同学,所以你想要在求职时脱颖而出除了学历和证书要出彩外,你自身的能力是最至关重要的!
03.打算考研
医学生和其他一些想要考研的同学们注意啦!
专科生是不能直接考研的,而是要毕业之后等2年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而且对于同等学力考生,大多招生院校都有额外的附加要求。
例如:
①修完所报考专业的大学本科核心课程,有的要求5门,有的要求8门。报名时需要提供相关学习证明和成绩单。
②英语四六级是基础门槛,分数高有优势。
③要求发表论文或有科研成果。
④一般不允许跨学科报考。
⑤复试部分院校会加试专业课。
大多数院校虽说没有明确拒绝专科学生,但会在成绩单、四六级分数,发表论文等方面做一系列要求,这基本上就把大多数专科学子拒之门外。
所以如果考研是你的终极目标,那么最好的途径还是先专升本,再考研!毕竟专科生同等学力考研有诸多限制。而专升本之后再参加研究生考试,你就能和普通的本科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
04.打算考公务员或事业编制
今年国考的报考岗位3.12万的招录人数,面向专科生群体就仅有1.45%,而本科生可以报名的岗位有88%+。
而且在专科生招录的454个名额中,仅限大专生报考的只有3个(2021年是20个,2020年是45个),其他451个名额还需要去和本科生、研究生or博士生同台竞技!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结尾】以上就是关于“到现在还不会做职业规划的升本人,快点来看看这个吧”的相关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贵州专升本常见问题,可关注贵州专升本网。

贵州专升本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